還是很難過,很生氣。
目前分類:雜記 (106)
- Aug 29 Sat 2020 03:17
寄不出去的信
- Aug 12 Wed 2020 02:23
眷戀
傷害是卑劣的
將我粗魯地帶回悲傷的領土
在我總以為自己早已走遠
話語像是已說到了盡頭
尚未出口的最後一個字
卻成為啜泣的開端
我拿著過往的
終將釀成大錯的尺
偷偷的比較著
我是自私的吧
或許從來沒有忘記
所謂的美好
以及所謂的
美好的與卑劣的反差
我,就用異常的標準
丈量著
思忖著
並且受傷
累了
再也沒有氣力為誰痛苦著
如果傷痛還是持續不斷
我願意離開
- Mar 31 Tue 2020 00:33
慢性疼痛
誤以為
自己爬著、匍匐著
也到了終點
放下與原諒
放過了自己
在沒有人看著的
時間的夾縫中
我一個人的時候才看得見
深處細細密密的
裂痕
所有的痛都能
完完全全地
從那裡滲漏回來
我隱隱約約地知道
不再那麼痛
其實並不是因為我恢復了
而是易受感的區塊
已經被傷害到纖維化
再也無法反應過來
不論什麼事物
都無法感動了
而那些區塊
在傷痛刺穿的時候
卻還是能夠感受難過
像是一種反射一般
毋需思考
純然的痛苦
我並不知道
原來這種傷痛
是以生命的長短來計算深度
我沒有後悔我做過的任何事
但我卻感到對自己的現在
以及往後的人生
都毫無掌控力。
甚至已經做好了隨波逐流的準備
偶而也有的時候覺得
甚至死去也不要緊
我的表面
很正常的生活著
但我的內裡
卻已經什麼也不剩了
漫無目的的吃喝玩樂
看似認真的努力生活
偶而能夠找到一點愉悅
更多的時候卻害怕獨處
Dear Rick,
我其實
並不需要你的道歉或其他的什麼
即使你回到我身邊或者詳細解釋任何事物的轉換
我想
我還是會和現在一樣。
我的過錯在於
在你並非法律上我真正的家人之前
我就已經先將你視同為真正的家人
甚至,比起某些家人都還要更像家人
家人對我來說,是無法被背叛的
對我來說,即使我因為各種因素
不再那麼喜歡你了
我仍然沒有背叛你,仍然願意為了你的快樂而支撐起我自己的痛苦
是因為,我將你視同為
我的家人之一
信任是一片透明而無害的玻璃
平常看不見它的存在
常以為,並沒有多麼需要或者被需要
我對於你的信任
在日積月累之下
是一面防彈玻璃
因此反而隔絕了我對於你的關注
我總以為在玻璃的那一端
你我只不過是地理上的問題
我們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總會有那麼一天
我們能夠一起生活
我絕對沒有辦法料到
你有一天
能夠拿著火箭筒擊碎了它
再若無其事的張揚而去
碎掉的玻璃會逐漸地恢復成
它自然的樣子
矽
不再對於任何人事物有著需要相信的信念
而不相信任何事物的我
就這樣被放逐在
生活的邊緣
我從此告訴自己
我不需要更多的家人
很顯然地
我並不快樂,甚至可以說是
跟快樂相反
我嘗試著將很多快樂的片斷萃取出來
想盡辦法記錄著那些快樂
但都不及在我獨處的時候
感受到的
你所帶來的那些餘震
我並不知道應該要如何重新去定義
你在我生命中的位置
我是寫歷史的人
而我卻無法對你的所作所為
據實的褒貶
彷彿像那樣記錄下來
我的整部歷史都會因此瓦解。
因此我想盡辦法把你忘記
在歷史中保留一些空白
遺忘 廢墟
或許有一天我能夠真的忘記
但我卻不知道我自己
什麼時候才可以重新是我自己
- Jan 26 Sun 2020 20:59
成為,而身為,一個堅強的人
這幾個月以來,我形成了一種我所不知道的,我能夠成為的人格。
我更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縱使我有時仍然害怕去追求。
我更看重我自己的快樂與疼痛,縱使有時,我仍故意讓自己處於憂鬱的懸崖。
我完成了帶家人出國的心願,
從中瞭解到,很多壓力,其實都來自於自我的期待,並不是從任何人給予的。
我的不滿與憤怒來自於我覺得自己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我知道自己卡在一個困境中,因為很多事情蹉跎了,我的生活。
然而,我理智上認為自己應該要努力到達的地方,卻並非我真正想去的所在。
那些心中的矛盾感,持續地存在著,
必須要更用心、更安靜地聽清楚自己想要的,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至少我現在聽得清楚那些聲音。
我覺得我的心緒有時候像極一團揉過而濕潤的紙張。
陵陵角角、錯綜複雜,卻同時存在破損、柔軟的一面。
我知道幸福很簡單,但是我必須先說服我心中那些矛盾的聲音。
- Apr 23 Tue 2019 23:20
喜歡、吸引、慾望、愛
我們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感受,而且還這麼在意另一個人的感受,
為什麼認識一個人這麼多年還是無法完全了解彼此,
我感受不到你的自卑,正如你感受不到我的掙扎。
你問她人的一生大多都在出生時就決定了,
很抱歉我跟你們如此的不同。
我們的個性、
只要我們還會愛,愛自己或者愛其他人,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是盡可能讓自己快樂或安穩。
而我們怎麼處理那些差異,那些磨難,
- Jun 29 Fri 2018 20:20
難以名狀的悲傷
並不清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的情緒背景值總是悲傷,它像偏藍色的白色畫布,你每每以為那就是純白,卻怎麼畫也畫不好,只顯得自己多麼焦慮不安。
讓我安靜的在等紅綠燈的街頭裡落下淚來的,到底是自我毀滅式的徹底否定,或者僅僅只是寂寞而已呢?其實我並不是非常確定,兩者之間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我如果馬上車禍死去,或許也不會有太多人在意,或許就會像昨天看的電影“無人出席的告別式”那樣突如其來的死亡,卻不被任何人悼念,充滿了哀傷。
或者,就是這層共通點,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深深的絕望。
我做著我的工作,日復一日,忙碌地東奔西走,並在晚上另起爐灶進行其他計畫。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裡的位置是什麼。
每一天,面對每一扇打開的門,我總是掛著滿臉的微笑與親切的問候,但心裡的某部份其實是很空洞的,因為這一切的美好都不過只是職務上的互相關懷,一旦我有一天離開這個職位,這些情感是否就隨之毀滅,不再有延續的可能?我開始意識到我下意識地仰賴這個情感層面而繼續生活,因此感到十分恐慌。
自己對於其他人而言,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有時候我感到我似乎很自私,好像所有事情與時間應該要繞著我轉,我的自我中心與高高在上的自尊,似乎從來沒有為誰而有一點點的移動,但如果我不那麼繼續獨立地生活下去,就會馬上開始變得更加脆弱不堪,所以我必須死命的擁抱我的自尊而活著。
對於顧慮他人的感受,我承認我總是考慮欠周,但是我不過是粗心或懶散,卻從沒有想過要傷害誰。是不是總給人難以接近的印象?不苟言笑,懶得說話,有時候並不是討厭,而只是覺得彆扭。經常覺得社交很辛苦,就想著是不是放棄算了,為什麼我就得為了其他人扮演一個不太像我的親切的人好與他們互動?說穿了或許就是:我巴望著別人喜歡我卻又不想刻意討好或扮演什麼,就算我偶而這麼做了,或許都還是會失敗。或許就是這層矛盾讓我感到難受。
想想自己主動親近的朋友,總是第一眼就偏向了喜歡,並不是抱持著一種人人平等的觀察態度在對待每個剛認識的人。所以我依然抱持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在交友,或許這是不對的吧,但我本能式的這麼做了。
我對於人性是抱持著悲觀的主義,我偏向預設所有人基本上都不喜歡我或者對我毫不在意,因此我的悲觀總是在針對我自己並讓我感到痛苦。我並不知道我該做些什麼來跟這個世界互動,才能夠真心的感到開心。除了看電影、吃、喝酒、咖啡以外,好像就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或什麼人可以讓我愉快了。
每個人都是寂寞的嗎?並不是的。
但每個人都有需要讓自己不再寂寞,端看你怎麼做來達到這個效果。
- Jun 09 Sat 2018 21:38
皮鞋
我在騎摩托車等紅燈時,總是在左顧右盼,不停觀察路人跟騎士。我總會猜想他們的職業與心情,無端地做一些城市觀察與心智練習。
今天我在民權東路上,撇見了一位中年男子,他的臉紅噗噗的,因為午後的陽光正刺痛著他的臉龐。此時的他卻帶著一種滿足的表情,像是正要回家的樣子,在下午四點半的陽光下,幾乎是幸福的神情。我猜想著他的工作,可能是印刷公司裡的職員,需要做些偶而粗重的活,因為他看起來微微出汗。
他穿著偏灰的鵝黃色短袖襯衫,寬鬆地隨著午後匱乏的風微微擺動。還有一條是黑色卻不那麼黑的長褲。一個標準的傳產中年上班族,我心裡這樣想。仔細觀察上衣與長褲,是洗過多次的樣子,布料是洗薄的,柔軟而輕微起皺,卻乾淨,只是有著歲月的輪廓而日漸溫柔。那對我來說,是種簡樸的節儉,我很喜歡著像這樣帶著故事的衣服。然而,就在這時候,我終於看見了他的皮鞋,在這個和諧的畫面裡份外的突出,皮鞋是完美、新穎而毫無灰塵的黑。“閃閃發亮” 就像有個聲音這麼說似的,我竟無法不注視他那雙漂亮的黑色皮鞋,還差點被他發現。鞋子並不是花俏的尖頭或雕花款式,而是實用而包覆性高的橡膠底黑皮鞋。我此時知道他的工作可能是需要經常站立的,並不過度講究衣著打扮,卻需要有著穩固的功能性,就一如行銷與製造業那樣壁壘分明。但就我觀察過的所有騎士的鞋子,不論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想像職業,卻從沒有人的鞋子能如他的一樣乾淨發亮,像是剛剛才用心地擦過似的。
他的個性與職業開始跟著那雙漂亮的鞋而變得遙遠難辨,卻閃閃發亮著。
我一直在想像,是怎樣的狀態讓他的鞋突兀地如此完美?
最簡單的解釋是,節儉的他,終於買了一雙新鞋。
或者,他其實內心是個對鞋子分外在意的人?對自己的鞋子非常積極而認真保養。
或者,他正在造鞋產業上班?
我一直看著那雙鞋,直到綠燈起了的時候,我的心裡還是只有那雙閃亮的皮鞋。好像我剛才所有的判別都可能因那雙鞋而失誤。
我們總是用視覺的直覺印象去評價他人,卻忘記真正去了解那些影像背後,人生而為人的本質。
每個人都該有他屬於自己而獨一無二的樣子,不是單靠那些外表的膚淺猜測就能猜到。每個小細節的背後或許都藏著巨大的故事脈絡。
或許那雙鞋也是,他給你一個幽微的小線索,告訴你這個事實:這個世界沒有樣板,每個人都是完全的獨特。
- Jun 07 Thu 2018 21:40
20180607在此發誓這是我最後一次買醉
每次發作就給自己一個挑戰 !
脫離自己給自己的枷鎖,奪回對自我的掌控。
我知道我又陷入了寒暑假循環,閒下來就會心情差得發慌
我陷入了寂寞而忘記了孤獨的美好,我的思緒總是飄向那個從來沒有結論的遠方
在此發誓,每次過度在意與焦慮的心痛
都要直接轉變成激勵自己變得更好的反擊力道。
不停查看手機訊息欄位的時候
就該放下手機,開始運動健身
不斷感到難過的時候
就給自己增加課程與行程安排
妳要自己告訴自己,他或她,都不是妳人生中唯一的成果標竿
你自己如何在逆境中求生並且茁壯,才是這些困境能帶給妳的唯一斬獲
讓妳更有自信去面對未知的渾屯。
最後一杯傷心酒,仍然是為你而喝的,就跟第一杯一樣呢。
且讓我偷偷的跟你乾杯吧,就這最後一杯
永別了
悲傷欲絕的蠢蛋。
- May 17 Thu 2018 00:02
[關注] 不好好寫些什麼的話,就會胡言亂語胡思亂想呢.....
今天的主題是關心、關注。
相信大家都知道“加入關注”的按鈕在網路社會上早已無所不在,恐怕每個人早就有好些上百人清單,正在彼此24小時如同放送節目般,互相似有若無地關注著。若你用過交友軟體,關注他人的細節甚至可能以條列式的方式呈現在對方眼前,你看了他幾張照片,閱讀了幾則他的動態,瀏覽過幾次簡介頁面...刻意像獎牌般地強調著,好讓對方能夠清楚知道你有多麼的關心與在意。
然而真正的關注,是不停地凝視,不斷的思念,與絞盡腦汁的開場白。關注他人,主動的關懷,似乎是種出於本能的反應。好像你不多說點什麼,心裡的某個部份就不暢快;好像你不馬上回應他,腦中就充滿著想馬上察看訊息的渴望;好像你不立刻查看他的位置,就會讓你疑惑且難受。
所有的反應都是情緒式的,排山倒海而來,且極少能有合理的解釋。極端的關注就像是,將自己的情緒遙控器交由他人掌管,對方從此能夠對你呼風喚雨,如神般的寵幸與如冰山般的冷漠。我猜想,關注是一種祈求價值觀對等、互惠平等的表現,例如:由於我非常需要關注,因此我也經常非常關注你。我期望的其實是被你關注,而非純粹的享受關注你的感受。
就像過去曾經論述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而愛卻是其中唯一的轉化途徑,將一個自私利己的念頭實際上轉為利他的唯一正解。
關注因此也是相同的,因為期望自己被關注,所以反而給予他人關注。 雖然對方並不一定需要,但是關注他人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利於他人的。
畢竟被別人善意的關懷,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損失。只要不是採取超乎常理或罪惡式的極端手段,則一切將會是美好的。
其實我經常會告訴自己,關注他人若能不要求回報,便能夠好好享受每個互相關注的瞬間,卻不受過多負面情緒的干擾。
然而實際上仍是會氣餒的。 難以忍受不斷地被忽視的感受,甚至可能侵蝕了自己的自信心。因為不論如何努力都得不到想要的,情緒就會開始反噬自我。
也就是說,即使上述的觀念你都懂了,仍有可能像我一樣,無法擺脫被忽視的痛苦。
不過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寫這篇文章吧
至少要告訴自己,別難過,不過是幾個關注能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隨時可以抽身離去(雖然可能走不了多遠),讓自己適當的時候能躲進庇難保護區,有緩衝的情緒而不至於傷害到自我。
或許那樣就夠了吧。
- Aug 23 Wed 2017 23:57
股市
真是不敢相信我在你回來的時間裡還是需要寫文章。
我緊緊盯著你的一切
像一場憂心忡忡的鉅額股市投資
我每分每秒在偷偷的觀察你的起落漲跌
卻又因此份外感到巨大的陌生
彷彿不慎進入一個我從未涉足的領域
一年來我改變了多少 你又改變了多少
我難以精算 卻知道話少了
多出來的
是難以掌握的沈默跟焦慮
永遠隔在你我之間像一道空氣凝聚的高牆
彷彿我們的思念傳到那裡
就開始只能散射般的逃逸
不理解的成分比例提高
耐性更少 要求嚴苛
一切模模糊糊的難耐疲憊
究竟只是純粹的慾望宣洩
還是終將走向破碎的預言
此時此刻的我
卻正坐在你身後,用雙手緊緊擁抱著
那個跟我一起經歷了十年光陰
卻怎麼也遍尋不著
彼此痕跡的人
一起闖入台北的夜色
- Aug 12 Sat 2017 21:51
無聊
每一次到最後,都很無聊
像那種在大賣場,永遠買不到想要的玩具的孩童
瘋狂哭泣,讓爸媽丟臉的那種
有那麼多事情可以做
卻不管做什麼,最後都會變成一片荒蕪
只需要遠離三步,周圍就出現異常的真空
像是要火山爆發前那種炙熱、難以忍受的悲慘
是憤怒 還是疼痛 還是 悲傷
某個瞬間我很明白
我是在別人身上找你的影子
當然,永遠也不會找著吧
- Jul 27 Thu 2017 01:44
Joy
我想應該不是喜歡,純粹是寂寞造成的
愉快浮動不安緊張
早就絕緣的字眼
一個一個浮現
我總會想起雲端情人那句話
We're only here briefly, And while I'm here, I wanna allow myself joy.
我只想要很輕盈的關係 從中抓住一些笑聲跟輕鬆
這樣 就夠了
- May 16 Tue 2017 00:46
我想走可是卻走不了
各種方面的我,都被困在這裡。
喜歡的,愛的,有成就感的,奮力想抵達的,那些林林總總對於人事物的喜好與厭惡,卻不再能成為實際上的成就時,人生就這樣蹉跎了,是嗎?
某部分的我生活得很不好。她,配了一年的眼鏡都還沒去配,頭髮一直說想給人剪,卻也是自己剪的。從來沒辦法好好花時間運動,也沒有好好睡覺。腸胃道越來越糟糕,越來越胖。假日睡太久甚至會有很大的罪惡感。
總是覺得自己要動身趕往何處,總是在奔走,總是感到自己似乎是徒勞,總是發現自己比起他人的不足 。
那個我活得越來越小,把自己縮限在一個更狹隘的世界裡,卻一直趕著要走出來,一直告訴自己有一天就會好了。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沒有人知道答案。
請問妳什麼時候才要去配眼鏡呢?請問妳要到什麼時候才有辦法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呢?
- Mar 27 Mon 2017 00:29
不是因為真的寂寞,而是因為害怕寂寞
不是因為真的寂寞,而是因為害怕寂寞。
不是因為真的沒有人愛,而是因為害怕沒有人愛。
說起來,就算自己一個人生活也感到毫無問題
也做出了許多自認為有進展的事
內心巨大的不滿足,讓我持續在各種事物上尋求慰藉
瘋狂趕作業,努力工作,努力學習
滑手機,查看各式各樣毫無用處的訊息
失眠,強迫症般做出浪費時間的舉動
我只想把自己填滿,只要可以填滿就好
內容,其實我並不是真的在乎
只要可以抵消一些
那樣的感受
只要可以讓我感覺到自己還存在
還有人在乎我,注意到我
我不知道自己是必然而且理所當然的存在
那些努力最終將只是化為烏有
成為與我無關的雲霧
迅速閃現而離開
我想成為鯨魚
卻總是在展開雙臂
想飛過青空
- Dec 25 Sun 2016 14:03
極短篇- 霧霾
她看著窗外遠方海面的霧霾逐漸逼近,下意識地深呼吸了一口天然空氣,彷彿要把那最後一點乾淨的氧氣吸納殆盡。遠處的高樓迅速地模糊,成了灰色與褐色的剪影,最後一一地消失在極為模糊的灰色中。整個城市像是掉進了黑白照的光影濃淡裡,又像是山水畫那樣抹去了所有難以辨認的細節,霧霾以骯髒賦予這座城市特殊的美感,只不過大概沒有人會因此感到喜悅。
她索性關上了窗,開啟了家中五台空氣清淨器,最近的家電越來越先進,只要在手機上操控就能夠一次打開所有的機器,甚至可以設定霧霾來到時自動開機。打開五台機器,僅花了她1分鐘不到的時間。雖然如此,她,或者是我們,也不過是別人俎上的一點碎肉末罷了,擁有先進科技的碎肉,依然是碎肉。
孩子還得上學呢,她迅速的找出三個小小的口罩跟一個呼吸寶,三個小傢伙不情不願地被迫戴上口罩,被她催著去穿鞋背書包了。霧霾SOP在每個家庭都已經漸漸的純熟,出門時的必備物品總得多一項,現代人的生存適應能力是建立在商品之上,經濟之上,如果你沒有獲得資源的能力,你等於沒有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就像物競天擇那樣容易被迫淘汰出局。
『走吧!快來不及了!』她一邊喊著一邊關上家門,一轉頭便領著三個孩子踏進人類無止盡、灰暗而骯髒的矛盾與未來裡。
- Nov 17 Thu 2016 02:38
不再
我總是堆滿笑容的進門送藥。
“奶奶午安,給妳送藥來囉!!! " 我愉快地說著,一邊忙著準備過卡機跟藥物,手腳勤快。
外面午後的陽光刺眼,風卻有些寒冷,台北十一月的天氣一如往常地難以預料。
奶奶的神情看起來有些驚慌,她手裡拎著一袋不要的舊藥,喃喃說起阿公的藥已經不要了,卻指了指在我左邊的一張桌子。
原本空著的桌上放著一幅解析度很高的彩色遺照,照片裡的阿公看起來很平靜,一旁的香裊裊飄昇。
忽然之間,空間裡只剩下不可置信的我與奶奶瞬間留下的淚。
第一次見到阿公,是在他家樓下狹窄陰沈的騎樓。他坐在一台停靠牆邊的手推車上,滿臉的疑惑直直瞅著我看。
看得我有些緊張,畢竟是第一次送藥到這裡,但我還是保持禮貌的微笑,快步的上樓。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他就是我要送藥的對象之一。
奶奶跟我抱怨阿公都不上來,喜歡坐在一樓也不知道在做什麼,等一下就要吃飯了⋯⋯。
再下一次送藥過去時,他們正好在吃午餐,外傭煮了滿桌子的菜跟湯,看起來非常豐盛,
阿公始終沒有主動跟我說話,但是這次,他好像比較認可我了,他的眼神告訴我他歡迎我的到來
我也順口告訴他吃藥要注意的事情,我記得他後來笑了,他們都是。
我從沒想過那會是我最後一次見他,就那麼短短幾分鐘的衛教。
怎樣都無法忘記奶奶指著那張照片的神情。
一想到她接下來的日子我就不禁鼻酸,我甚至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兒女,在哪裡,做什麼。
不管怎樣,接下來只剩下她跟外傭,要獨自面對那間房子還有裡面的一切,那些沾染著濃重回憶的每一個角落跟灰塵。
第一次見面時,奶奶就開玩笑說她吃的藥比他還多,心臟還裝著兩根支架,是不是哪天就要早他一步走了?
他卻走得那麼突然。
兩週前的一個早上,正要等車出門去洗腎,沒想到就那麼去了,任誰也喚不回。
我努力不讓她發現我內心劇烈的激盪,走過去輕輕摟著奶奶,告訴她一切都會好的,
要她別哭,多出去走走,跟她約定一定還要再來看她。
我想起一些流病學數據,女人比男人長壽,還有女人得憂鬱症的比率高於男人,
我開始想知道這兩者之間是不是有相關性的。
願天上的能夠安息,沒有病痛的走
願地上的能夠放下,好好地活
- Oct 04 Tue 2016 00:30
解剖自己 - 快樂、悲傷、成就感
昨天晚上,拜訪完機構,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完成了一項一直放心頭的任務,竟然毫無成就感可言(只覺得很餓)。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理論上完成某些任務的時候不是都應該至少有些成就感嗎?
這時我就開始發現,好像不管我做了什麼,幾乎所有的事對我來說都是沒有或者僅有極少的成就感的。
我少數真的覺得非常滿意,能夠想得起來的那幾次,是我幾乎獨力籌辦了一趟30人的旅遊行程,還有另一次我和幾位同學合辦的聖誕party。
關於樂團,我不滿意,我沒有非常有成就感,但是我非常喜歡去做。
關於工作,我還不夠滿意,有了一點點成就感,但是逐漸地正在麻木著。
關於服裝設計,我超級沒有成就感,根本已經到了自卑的地步,已經變成一個惡性循環,根本不想做也不想進步的狀態(糟)。
忽然就有種念頭,想好好把自己所有的感性理由完整的解剖開來,弄個清楚。
說不上來為什麼該這麼做,但我忽然很想要從這個角度了解自己。
每一天促使我走下去的動力是什麼?我是從這個地方開始下解剖刀的。
我看見自己過去的一切,好像一直是為了掌聲而活的。我所有的希冀、願望都不過是為了掌聲,為了尋找他人的認同眼光。
因此,我沒有成就感可能只是剛好而已,因為我還沒獲得掌聲,對我而言就沒有正向的報酬。
我發現我常常很難設定一個長遠的目標去執行,或許也跟我的掌聲原動力有關,畢竟許多事情只靠著外界掌聲的單薄幻想去支撐是走不下去的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很可能將會永遠沒有成就感。
這裡又得要更深入地去想:我是不是根本就不懂自己的個性跟喜好?我不知道什麼事情是真的帶給我快樂與成就的,我只是一直在往理想中掌聲大的地方走。
沒有成就感,就不會有想要往前走的動力,沒有成就感,就會開始懷疑自我,想要偷懶、放棄、假裝不在乎等等。
我是個非常非常好逸惡勞的人。
常常進行到一半,甚至才剛開始就會動起放棄的念頭,這樣的個性讓我其實非常需要小的成就感來延續。
如果可以選擇,我絕對會先選擇娛樂再說,不太會去為了長遠規劃而非常努力。這也是我個性中一個還滿需要改善的地方。
即使只有一點點都好,我希望可以自己創造正向回饋來鼓勵自己一步一步的前進,不再只是盲目追隨掌聲。
我希望自己可以養成這種正向的回饋,不管對於什麼樣的計畫跟目標。
正向思考的重要性,看看你完成了什麼,不要一直去想你還有多少未完成的重大目標。
就像登山,總是只能從山腳的階梯,一步一步地走,就會逐漸看見山的全貌
千萬別想一步就登頂,因為那不可能,不實際。
快樂的源頭是什麼?那是製造成就感的好方式。
我發現我最大的快樂源頭經常來自於食物,接著是看展覽/電影/表演/各種活動參與,發呆看閒書。
吃東西的時候總是非常開心,吃到好吃的東西簡直狂喜。咖啡跟酒則一直都是我的日常良伴,曾經有一段憂鬱的時光,我常常一下班就想倒在家裡喝酒尋歡。
其實我更喜歡與人接觸。這一點令人驚訝,因為我一直以來幾乎都是獨來獨往的,而我的內心卻渴求跟人交往。
我發現我喜歡辦活動或者參加活動,都是因為可以從他人那裡獲得直接而且自然的回饋跟交流。
可是我常常對於朋友感到既膽怯又依賴。我很少主動邀約,當然也很少接到邀約。
我好害怕被拒絕,害怕被朋友冷落,害怕被討厭。
這裡彷彿又回歸到了剛才解析出來的,那個一直在追尋掌聲的我。
當我把別人對我的觀感變得比自己的感受還重要的時候,我就不會為了自己的需求踏出勇敢的第一步。
我知道這樣其實是很自卑的,對於所有屬於我的東西,我都不可能有自信,因為我不看重我自己的想法跟感受,自然就不會有自我的信任感。
如果要製造正向回饋,除了食物以外,得先重視自己的感受,站穩腳步,慢慢的來。
經常的悲傷來源是什麼?
同理,因為我經常讓自己處於一個孤獨的狀態忙碌著,因此我會一直感到很悲傷跟寂寞。
有那種想要說話卻無處可說的焦躁,以及那種就算有了伴卻也常常害怕得不敢亂說話的堅持。
如果要好好處理這個人格特質,我想我還是得先從重視自己的感受開始。
認真的去感覺所有經過身邊的人事物,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不是一昧地迎合。
我沒有個性。
就如同上一段的結尾一樣,我是一個喜歡採取迎合,塑造自己成為一個適中個性的人。
基本上就是一個好好小姐。但其實我是有個性的。
我很焦躁,喜歡口出狂言,喜歡快言快語,喜歡跟別人鬥嘴
討厭被別人指使,喜歡照顧弱者,喜歡逗別人笑
討厭別人講話很假,討厭別人過度的溺愛
喜歡大笑,喜歡直接而狂放的情感流露,喜歡喝醉,喜歡理性思考
其實我不喜歡當乖寶寶(因為我不是)但是我一直都在扮演她。
我很少很少可以直接表露自己,只有幾個朋友知道我的樣子吧,或許那也就夠了。
我希望我可以更成為一個表裡合一,重視自己的人。
- Jul 15 Fri 2016 01:38
weird
當我更認識台北一點,對你就更陌生一些。
你就像幽靈般存在於這個都市的各種角落,但是看不見也感覺不著,非得用像Facetime之類的特殊儀器才能聞其聲、見其詳。而我卻有時候,連見,也不大想見。我感覺得到,看著你的時候並不是在想著你的,我只是將螢幕上的你當作眾多訊息中的一則,像每天例行點開的新聞頭條那樣子閱讀著。當你不在,我的心裡依舊保留些許的躁動,卻在聽見你的聲音後,一次次猛然驚覺那只不過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乏味與淺薄。聲音平凡,內容無趣,生活各異其趣卻毫無交集。如果愛情真如單身動物園所陳述的那樣,是建立於共同擁有的特質或喜好上,那麼我們的愛情也許正在攣縮而瘦弱著。
我物理上的耳膜透過你的話語震動了卻沒傳進腦袋裡,開始對你說些毫無意義的瑣事,不再認真地說些什麼,因為我知道你會在斷線後對我毫無影響力,那些極力證明的自我從此變的可有可無,甚至連那些擔憂也開始變得毫無必要,消極。
當我開始顯得不在乎你。是不是就是真的不在乎你?難說。
誰可以給我一點什麼重新盲目的信仰愛情?
一尊巧克力神像終究會因為耐不了高溫而融化至盡嗎?那些迷人又耗費心神的詩篇是否常在幾個月後看起來像廣告標語?我們把愛情想得太過完美無缺卻常忘記自己只是一個需要性愛吃喝拉撒玩樂睡眠與人陪的人類爾爾。
- May 13 Fri 2016 01:04
矛盾的價值觀:社會給我的與我自己的。從鄭捷的死談台灣社會的扭曲
經過鄭捷的事件,我開始漸漸地理出一些頭緒,想跟大家分享。一開始看見鄭捷被槍決的新聞,我完全沒有任何大快人心、舒暢的感覺,只覺得悲哀。關於他,我一開始感到毛骨悚然,後來驚訝地發現他其實是聰明而理性的。前些日子他在答辯時點出的教化院的問題,我自己感覺,這個人明明已經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卻還是願意利用他唯一的發聲時間去點出他體驗到的台灣制度的不完善。即使我在教化、心理學研究方面沒有任何基礎,我個人認為這個人非常可能,只需要一個轉念,或許他就會是個對台灣社會有益處的人,而不是那個從國中策劃殺人直到最後冷靜地執行只是因為想要自殺的人。
從我自身的生活經驗裡,我看到的是我們的社會從來就只尊重成功者,而不是尊重人本身。從最小單位家庭開始,父母親通常只鼓勵傑出的課業、良好乖巧的表現,打擊任何他們認為沒長進的行為,一廂情願地灌輸孩子傳統的、雖然能夠安身立命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價值觀。所謂的成功之路在台灣非常狹窄,你不成功,賺的錢不夠多,書讀得不夠好,對不起,你將被冷眼看待,不論你內心有多麼渴望被認同,沒有人會在乎你的想法,即使是親生父母都不一定會。我們都是在這個環境下長大的,我碰巧書念得不錯,但是那些書唸得不好的,永遠在陰影處等待的孩子們,誰來關心他/她的失落感與徬徨?
鄭捷供稱:「因為父母對我的期望太高,覺得求學太累、活得很辛苦。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計畫這起殺人案,對於砍人殺人的犯行一點也不後悔,還很舒坦,因為已經圓夢了,如果再來一次會殺更多人。」鄭捷很聰明,板中,國防理工學院(雖然被21),再來兩次轉學,一次到了東海環境工程,最後一次則想要考進中文系但沒有成功。在台灣人生中途換志願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每個人在填志願的時候都會受到無形的壓力驅策,哪個系出路比較好?哪個系分數最高?念哪個系大家會覺得你好強?是什麼讓一個從小寫小說的人因為考試考得好而進了理工學院?又是什麼讓他選擇在最後嘗試考中文系?
客觀地來看,鄭捷擁有的實際資源比你我都多,他家境好,頭腦聰明,心思縝密,身體健康。他要是就這樣順順地過,未來可能是人生勝利組,受人尊敬、具有專業背景、有錢 有權,也完全不令人意外。只是他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這條死路?是不是這些客觀的、關於成功的定義殺死了他?
會不會或許只要有人在他還小的時候好好看清楚他適合在哪個角色裡發揮專長,他就可以不用走上這條傷痛的路?這個人很可能必須是他最親近的家人,因為他其實無法放下他父母的期望,也無法擺脫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當他被國防大學退學,考轉學中文系考也沒過,自尊心嚴重受損之下或許就開始衍生了新的解決方案,那就是藉由一番轟轟烈烈對於社會的復仇來彰顯自己特殊的優越性。雖然我們已經永遠不會知道那個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了。
你也許會問,那如果真的讓他唸了文學系,後來卻因為作品不被認同,窮到沒飯吃而自卑怎麼辦,會不會最後他還是拿出了刀子來砍人?
也許會,反社會的人格有一部分是將自己對於整個社會的怨怒(自己在客觀條件上的失敗)發洩在毫無關係的人身上。然而我認為需要改正這種念頭,要從很小很小的時候開始,除了同理心的培養以外,家人能適時的給予他肯定與認同,作為他悲痛時的後盾;給予他足夠寬廣的空間去多方面思考,他就會發現每一件事都可以有非常多種看法,客觀條件並不是人生唯一的成功指標。壞事不一定是壞事,好事也不見得是好事。不是失敗了就必須感到自卑、絕望,進而否定自己而消極不繼續努力;另外就是學習如何用健康的方法去調適自己負面的情緒。
說了這麼多,我還是對於整件事情感到非常悲哀。我想起鄭捷的母親甚至是到了死刑執行完畢後才萬分驚訝地被通知。我們的司法體系順應民間狹隘的價值觀,認為一個殺人犯的父母親沒有權利知道他們的孩子什麼時候會被執行死刑。你們都是失敗者,沒有權力談人權。這個社會持續的冷漠謾罵,帶著每個人自私的偏見與價值觀,強行的套用在他人身上,不需思考,不用反省,沒必要去了解。這個冷漠的社會,竟然就是台灣。
最近有一首個的mv非常近似,看似祥和快樂而內裡卻黑暗血腥。分享給各位。
- Apr 01 Fri 2016 02:53
假性單身
我的生活逐漸被忙碌填充,我猜想你也是一樣。那些乾淨透明的兩人日子像是氣球,轉眼就隨著氣流冉冉而升,直到只看得見小小的黑點。如果生活是這樣,又和單身有什麼分別?假性單身就是雖不是單身卻又過著單身的生活吧。我開始有些懷疑這些年的感情,直到此時此刻的實質上的意義。我不想離開卻也無法前進地待在原地等待,酒精與放縱每一天都在凝視著我,我要的卻不比一隻貓更多。仍然保有的那些慾望,我放牧他們,讓他們繼續徘徊在懸崖,既不跌落卻也不再停留。我知道那是少了一大塊後的重心不穩,傾斜與暈眩,經常在心底深處發現一個個傷口卻不再感到疼痛與眼淚。我盡可能找到手邊所有能夠讓我忙碌的事物,像即將溺水的人一般用力抓緊卻虛弱著喊救命。
我感覺不到你了,彷彿你在我心裡已經死過一回。